新竹縣本土教育介紹-實施方針
IMPLEMENTATION POLICY
實施方針
壹、依據
- 中華民國108年11月26日臺教國署國字第1080135787B號令修正國民中小學本土語言指導員設置要點辦理。
- 新竹縣國民教育輔導團114學年度工作計畫。
貳、理念
- 以願景整合思維行動與資源。
- 以計畫引領全方位工作方向。
- 以實踐確保本土語文教育權益。
- 以評鑑奠基本土語文教育永續發展
參、目標
- 配合教育部推動本土語文教學相關政策。
- 落實教育處本土語文政策,以達成政策目標。
- 輔導學校本土語文課程發展,進行教材教法研究,以增進教師教學效能。
- 四、強化學校本土語文教學輔導,進行到校諮詢服務,提供相關問題之解決策略。
- 結合親職教育,落實家長本土語文政策宣導,鼓勵親子共學母語,提昇學生學習成效,傳承傳統文化精髓。
- 針對所轄學校推動台灣母語日之行政運作、活動規劃、情境營造之情形進行了解,建立交流分享及回饋機制。
- 統籌建置本縣本土教育暨台灣母語日網站,且能持續運作、維護及更新。
肆、組織架構
職稱 | 姓名 | 服務單位 | 備註 |
---|---|---|---|
團長 | 楊郡慈局長 | 新竹縣政府教育局 | |
副團長 | 副局長林益洲 | 新竹縣政府教育局 | |
執行秘書 | 彭雅君主任 |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| |
召集人 | 彭源正校長 | 大肚國小 | |
副召集人 | 廖志崑校長 | 五龍國小 | |
副召集人 | 蘇美娟校長 | 桃山國小 | |
副召集人 | 黃文定校長 | 關西國小 | 閩語 |
本土語文輔導元(小組長) | 林國華主任 | 員崠國小 | 原語 |
本土語文輔導員 | 溫云榛教師 | 東興國中 | 閩語 |
本土語文輔導員 | 李俊德主任 | 嘉興國小 | 原語 |
本土語文輔導員 | 陳彥汝教師 | 光明國小 | 閩語 |
本土語文輔導員 | 劉美華主任 | 石光國小 | 客語(四) |
本土語文輔導員 | 楊昱光主任 | 東安國小 | 客語(四) |
本土語文輔導員 | 賴慧珠教師 | 自強國中 | 客語(海) |
本土語文輔導員 | 黃素玉主任 | 湖口中學 | 客語(海) |
行政助理 | 陳思琦教師 | 文山國小 |
伍、實施策略
一、觀念溝通
- 宣導本土語文相關政策,輔導學校落實辦理。
- 善用各種管道積極參與各種相關組織,爭取社會大眾對本土語文的重視。
二、組織運作
- 配合本土語文委員會,推動本縣本土語言教育計畫。
- 結合國民教育輔導團暨指導員規劃參與團務運作,推動本縣本土語文課程發展、實施及評鑑。
三、諮詢輔導
- 協助團體輔導︰專題演講、分區研討、教學演示、通訊輔導、參觀活動、實作研習及教學研究心得分享。
- 協助個別輔導︰教學視導、教學診斷與演示、諮詢輔導及問題座談或透過電話、傳真及網路平台,進行諮詢服務。
- 提供本土語言課程發展及教材教法之諮詢。
- 疑難問題解答
- 利用研習座談、到校諮詢、追蹤輔導、問卷調查等方式,彙整各校疑難問題並提出解決策略以供參考。
- 接受各校電話、傳真及e-mail之詢問與解答。
- 建立諮詢輔導教授人力資源庫,協助各校解決困難。
四、工作內容
- 宣導教育部本土語文最新政策,提供輔導學校推動辦理方向。
- 執行教育處交辦有關本土語文業務,推動本縣本土語文課程發展、實施及評鑑。
- 定期到校諮詢服務,宣導本土語文相關政策,輔導學校落實辦理。
- 推廣本縣臺灣母語日活動,到校輔導及評鑑。
- 協助本土語文課程發展及教材教法之諮詢與研究。
- 配合教育部政策,協助辦理本土語言教師認證,提高教師素質。
- 協助規畫辦理本縣國民中小學本土語文教學相關之在職教師研習、教學觀摩會、座談會,以提升教學品質。
- 結合本土語文人力資源,研發本土語文教學輔助教材。
- 結合本土語文人力資源建置本土語文教學資源網站,提供教師教學資源、經驗分享、教學諮詢及意見交流之平臺。
- 建立本土語文人力資源暨師資檔案。
- 配合中央及地方政府,協助辦理教師及學生本土語文認證相關事宜。
- 協助推動實施原住民族語教育實施計畫。
- 協助辦理國高中原住民學生族語能力考試事宜。
- 結合親職教育,落實家長本土語文政策宣導,鼓勵親子共學母語,提昇學生學習成效,傳承傳統文化精髓。
- 協助推動全縣性221世界母語日相關活動。
陸、回饋與獎勵
- 建立指導員到校服務雙向意見回饋機制,以提升到校服務品質。
- 協助或接受輔導之學校績效優良者,得提報教育處建請獎勵,如有缺失,亦得報請輔導改善。
柒、輔導評鑑方式
一、定期到校服務輔導
- 配合教育部推動「台灣母語日」到校服務輔導。
- 團體輔導:專題演講、分區研討、教學演示、工作坊等。
- 到校服務輔導:依各校填報本土語言開課狀況及師資安排、母語日規劃,及輔導團到校服務,排定訪視學校。
二、不定期訪視輔導
- 個別輔導:網路或電話通訊輔導、教學研究心得分享、教學視導、教學診斷與演示諮詢服務及問題座談等。
捌、預期成效
- 透過各種機會溝通觀念,揭櫫相關理念與作為,以落實政策宣導,喚起全民對本土語言教育之重視與認同。
- 積極參與相關組織運作,建立本土語文教育人才庫,創造共享合作機制,推行本土語言教育。
- 透過本土語文各項活動,活絡學校母語日、完成本土語文競賽及原住民學生族語認證等活動,以增進親師生之生活習慣用語,增加使用比例,營造台灣本土語文學校化、家庭化之氛圍。
- 透過巡迴輔導及諮詢輔導機會,了解各校情形,協助解決本土語文開班、師資、教法、教材等相關問題。
- 藉由進修體系之建立,規畫本土語文初、進階師資培訓及本土語文相關研習,以提升教師本語言教學專業知能。
- 透過行政運作平臺,有效整合共享教育資源,確保本土語文教育效能。
- 整備本土語文評鑑相關事宜,推舉本土語言教學推行績優學校及個人之獎勵表揚。
- 透過系統持續的研究,鼓勵教師參與本土語文課程教學相關研究發展,提供有效解決問題癥結的方法與策略。
- 配合中央政策之輔導方式規定,符合進駐校園輔導每週以2小時為原則,每學期至少應有36次實施到校輔導或上網諮詢。
